序号 | 故障 | 现 象 | 原 因 | 排除方法 |
1 | 漏气 | 1炉前开关接头或灶具接头处漏气 | 1软管与灶前开关及灶具接头吻接处不严密 | 1检查其紧密度,用管夹扣紧。 |
2输气软管漏气 | 2输气软管破损 | 2更换软管 | ||
3灶具输气铁管与开关吻接处漏气 | 3灶具输气管与阀体开关接触不严密 | 3固紧两螺钉,检查密封圈是否装反或损坏,应改正或更换 | ||
4接通气源,在开关处于关闭状态,阀体、管接头或万向接头等处漏气 | 4气阀开关内阀芯与阀体配合不严谨,维修后阀芯与阀配合时装反方向,接头胶管、胶圈密封不严。 | 4检查阀芯是否磨损,清除脏物,添加专用油或更换配件;正确做好阀芯与阀体的装配,更换不良件。 | ||
5炉具开启后引火嘴处漏气 | 5阀针自封失灵。 | 5排除阀针脏物,更换密封圈或弹簧 | ||
6各工艺孔封闭螺钉或喷嘴螺纹处漏气 | 6各工艺闭螺钉及喷嘴螺纹密封不严谨 | 6放松几圈螺纹,绕上密封漆纽紧螺钉。 | ||
2 | 回火 | 火焰高低跳跃不定,有“呼噜”响声,混合气管进风口外有火焰。 | 1喷嘴孔内有异物。 | 1用钢丝或卸下喷嘴清除污物。 |
2胶管内有空气。 | 2先用燃气排除空气,然后再点火。 | |||
3开关开得太慢。 | 3迅速开启开关,使可燃气体出口流速提高,防止回火 | |||
4胶管受挤压。 | 4消除挤压现象 | |||
5燃气质量不好(热值低或杂质多)。 | 5有条件的更换气源 | |||
火焰高低跳跃不定,有“呼噜”响声,混合气管进风口处有火焰。 | 6气源输出压力太低或不稳定 | 6有条件的调整气源为规定燃气压力 | ||
7火孔面积太大(如分火盖未装好、变形、分火盖用错等)。 | 7更换分火盖或重新装好分火盖 | |||
回火烧面板 | 8火孔内有污物。一次空过大 | 8清除污物、溢液,调小调风板防止回火烧面板 | ||
3 | 火焰小 | 火焰高度比正常燃烧时低,且软弱无力 | 1喷嘴孔内有污物 | 1用通钢丝或拆喷嘴清除脏物(注意不可把气孔捅大) |
2输气胶管受挤压 | 2清除挤压现现象 | |||
3燃气质量不好 | 3有条件的更换气源 | |||
4气源输出压力低 | 4有条件的高速气源到规定压力 | |||
5人工煤气,管路细,流量小 | 5换管 | |||
4 | 漏火 | 1喷嘴侧空气孔有火 | 1喷嘴内能道处有堵塞物(回火) | 1排除之(如蜘蛛网、油污等) |
2正常燃烧后引火 | 2阀芯自封不灵 | 2排除阀针脏物,更换密封圈或弹簧 | ||
5 | 脱火 | 正常燃烧后,燃烧器有1/3火孔或以上的火焰脱离燃烧器火孔 | 1燃烧器风门开得太大 | 1调整、关小风门 |
2气源输出压力过大 | 2排除阀针脏物,更换密封圈或弹簧 | |||
3分火盖部分火孔堵塞 | 3清除火孔污物 | |||
4环境风力过大 | 4控制到合适的环境风量 | |||
5气源华白数不符 | 5情况严重,需要新配套喷嘴及燃烧器 | |||
6 | 开关失 灵 | 开关旋钮拧不动(卡死或手感紧)或自锁失灵(不用往里推便可开启) | 1气阀阀芯,没阀芯油造成卡紧 | 1添加专用润滑油(气阀专用阀芯油) |
2转轴弯曲变形而造成卡紧 | 2更换转轴或更换阀体组件 | |||
3拨块、撞块磨损或拨块轴向位移造成卡死 | 3锉修撞块磨损面,更换拨块或调整两者间位置 | |||
4撞动与触发弹簧角度变化而造成卡死 | 4调整,钳修触发弹簧角度 | |||
5限位块放反位置或断裂而造成自锁失灵 | 5纠正限位块装置位置,或更换限位块 | |||
7 | 导线烧 坏 | 压电陶瓷胶导线 的绝缘胶剥离或烧坏而露出铜导线 | 1使用时间长,导线受热老化 | 1截断再插上或更换压电陶瓷 |
2因气阀漏气而烧坏 | 2排除漏气现象后,截断再插上或更换压电陶瓷 | |||
3火孔堵塞回火而烧坏 | 3排除回火现象后,截断再插上或更换压电陶瓷 | |||
8 | 打火不 灵 | 着火率低或完全打不着火。 | 1放电端点与支架极板位置不恰当 | 1调整到合适位置(距离5mm左右),支架上下对好,使之火花篮而强。 |
2引火通道偏,引火角度不恰当 | 2调整引火支架通道、引火角度,使之易着火。 | |||
3支架内通道堵塞。 | 3清除通道堵塞物 | |||
4点火导线与陶瓷体接触不良 | 4调整至接触良好。 | |||
This document was truncated here because it was created in the Evaluation Mode.